中元節-香港潮人盂蘭勝會
盂蘭勝會源自潮汕地區。據清《海洋縣誌》記載,“七月賽盂蘭會,謂之施孤,又曰普渡”。
盂蘭節的起源眾說紛紜,其中一個說法是根據佛家傳說。相傳修行得道的目連,得悉生前種下不少罪孽的母親在地府變為餓鬼,便用法力拿飯菜給母親,但飯菜送到口邊,即化為火焰。目連於是集合高僧,一同舉行大型拜祭儀式,以圖超渡一眾亡魂,化解母親的孽。最後目連和母親同成正果,成為地藏王護法。傳說為後世傳誦,並演化為民間習俗。
至於道家傳說,則是農曆七月鬼門大開,無主孤魂會到陽間接受人供養。後來,傳說慢慢演變成民間習俗,每年農曆七月,人們都會供奉雞鴨,焚香燒衣,拜祭鬼魂。道教稱農曆七月十五為「中元節」,與之相應的是農曆正月十五的「上元節」、農曆十月十五為「下元節」。但事實上無論佛教或道教,盂蘭節或中元節,都有普渡眾生的含義。《佛說盂蘭盆經》傳入中國以後,與提倡孝道的中華文化結合起來,及至梁武帝年代,開始啟建盂蘭盆會,一直流傳至今。
事實上,盂蘭節不單純是一種宗教活動,其背後是深藏中國人的傳統思想和涵義。祭祀往生者,是給在生的人一個心靈安慰;祭祀祖先亡魂,是教人要孝敬父母,善待親人;祭祀無助野魂,是基於人間之愛心及同情心,教人須積德行善,功德無量。時至今日,大部份市民已不視盂蘭節為宗教活動,而把它作為中國的一項傳統習俗。香港早期的盂蘭勝會由潮州人引入,當年他們隻身來港,大多從事體力勞動工作,又缺乏家人照顧,死後無人祭祀,變成孤魂野鬼,在世的同鄉為超渡「好兄弟」,並祈求自家平安,於是在俗稱「鬼節」的農曆七月,於自己生活的社區發起籌辦盂蘭勝會,其後得到商家支持,便每年舉辦下去。
多年來,這一民間風俗活動,已作為中華文化組成部份的潮汕文化傳統「根脈」象徵,讓港人大開眼界;同時,亦是旅港潮人熱愛祖國及團結鄉誼的具體表現,盂蘭勝會遍佈全港,各區潮人不同程度參與了此盛大活動,並且合力開展該活動的籌備和宣傳工作,充分體現出盂蘭勝會在香港具有社會性、群眾性及廣泛性,不但對保護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起著積極作用;對弘揚慈愛孝道與互助精神具有深遠意義;對扶助弱勢社群、促進社會與經濟和諧發展,更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