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0月18日《文匯報》A16版,刊登全國政協委員、香港潮州商會會長 高佩璇《為民生初心不改 盡展施政責任擔當》一文。
〈原文鏈結:https://www.wenweipo.com/a/202410/18/AP6711622ee4b0640c9cb25bed.html〉
全文如下:
為民生初心不改 盡展施政責任擔當
高佩璇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潮州商會會長
在國家安全得到保障後,發展民生成為特區政府施政重點方向,對這項可能更具挑戰性的任務,這份施政報告交出了一張好答卷。
「惠民生建未來」「惠民生添幸福」……「民生」二字的高頻出現,充分體現了本屆特區政府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。上任以來李家超對此一以貫之:推動醫療體制改革,建立邁向自主審批藥械體制;建立輸入醫護人員制度,改善公營醫療長期人手短缺;創新推出「簡約公屋」,填補公屋供應短期空白期;成立「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」;凝聚資源精準扶貧;建立「一年一檢」最低工資保障制度;落實「三隧分流」等,民生始終是本屆政府最重要的施政範疇之一。
香港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,兩年多來也明顯提升,一份成績單可做佐證:市民的家庭月入中位數增加約2,800元,上升超過10%;就業職位增加超過10萬個;公屋輪候時間縮短半年,填補公屋短缺的「簡約公屋」即將建成入夥。老百姓在實際生活中,的確能夠感受到日漸向好的變化。
初心不改,更進一步。新一份施政報告中,李家超對民生問題的關切着墨愈發厚重,房屋、土地、交通、醫療、扶貧、共融,方方面面都有涵蓋和涉及,可見民生無小事,細節見真章。尤其針對劏房問題所提出的突破性舉措,更體現了特區政府解決民生痼疾的決心和擔當。同時,在青年置業、擴大支援長者及照顧者、擴大扶貧計劃、提升公私營醫療服務方面也有新舉措。事實上,無論中產、基層還是老人、青年,都能在報告中找到自己若干急難愁盼問題的解答。
習近平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,明確提出「切實排解民生憂難」的希望,可見增進民生福祉是香港改革發展的根本目的。當前,香港剛剛完成由亂到治的重要轉變,由治及興的道路需要全體民眾的團結與支持,面對不確定的外部環境,讓每位香港居民能夠有穩穩的獲得感和收穫感,將對特區政府施政和香港未來發展帶來強大的信心和定力。
這就需要香港管治團隊心懷人民、敢於突破。香港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,人均GDP更高居世界前列,但住房困難、貧富差距顯著、向上流動不足等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結構性民生問題同樣令人側目。作為「一國兩制」的重要實踐地,管治者們決不能忘記執政為民的根本信念。儘管所有人都清楚,民生問題成因複雜,解決更絕非一蹴而就,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,直面而非迴避才是正確的態度。
正如李家超所言,自上任以來,他為建設每天進步的香港而奮鬥,為市民有更好的住房、更好的教育、更好的生活而努力。當下的香港治理需要延續這種精神和態度,將問題思考得更加深入、將辦法考慮得更加細緻、將民眾訴求放到更重要的位置,更重要的是增強執行力和完成率,「以結果為導向」的施政理念需要一以貫之,不能「畫餅」,更不可「空談」。
習近平主席指出:「把全社會特別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為施政的最大追求,拿出更果敢的魄力、更有效的舉措破難而進,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。」如今,「一國兩制」香港實踐已邁入第27個年頭,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由治及興也成為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,而這種進步和發展必須建基於不負人民的理念之上,香港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,正是「愛國者治港」的重要奮鬥目標。